
參賽歸來,6名選手在展示他們的機器人。焦宇 攝
5月1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山西賽區(qū)聯賽在榆次舉行,晉城一中代表隊取得不俗成績,其中趙唯松和楊皓童同學將代表我省參加7月在天津舉行的國家級比賽。
本次競賽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比賽分為高中組、初中組和小學組,全省共有140多支隊伍參賽。選手們參加了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機器人創(chuàng)意比賽、機器人足球比賽、FLL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以及機器人超級軌跡賽共6個項目的角逐。晉城一中派出了由趙唯松和楊皓童、杜菲和李澤群、常昕瑜和李嘉騏6名同學組成的三支參賽隊伍,分別參加了機器人足球賽和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兩個項目。
在當天的比賽中,趙唯松和楊皓童參加的是機器人足球賽(高中組)。兩人憑借良好的攻防配合和機器人可以根據球與球門的角度調整方向斜線射門這一“必殺技”,以3比2、7比5的成績排名A組第一,最終以5比2完勝B組第一,獲得該項目第一名。
在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中,杜菲和李澤群、常昕瑜和李嘉騏四人分兩組參賽。根據比賽規(guī)則,參賽隊要在150秒之內,任意選擇摘果子、點球大戰(zhàn)、多米諾骨牌、保齡球、巧避障礙、健身長跑6個任務中的4個。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展示自己的各種技能,完成任務,獲取盡可能高的得分。在當天第一場比賽中,常昕瑜和李嘉騏的機器人中途出現故障,沒有成績,但在第二場的比賽中,杜菲和李澤群兩人表現出色,在50秒之內完成除點球大戰(zhàn)之外的5個任務,以240分的總成績排名該項目第一,超出第二名140分之多。
按照賽前制定的規(guī)則,比賽兩場取其中一場最好成績,杜菲和李澤群的成績應該名列該項目第一,但比賽結束時,組委會對規(guī)則做出修改,按兩場比賽總分取成績。對于這樣的結果,各參賽隊都有爭議,組委將研究決定后下發(fā)比賽結果的正式文件。
目前,趙唯松和楊皓童已經拿到了授權碼入選省隊,將代表我省參加7月份在天津舉辦的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和11月在香港舉辦的香港“創(chuàng)協杯”創(chuàng)意科技機械人比賽。杜菲、李澤群則在等待比賽結果的正式文件。
對于同學們取得這樣優(yōu)異的成績,教練陳鵬老師認為完全是同學們努力的結果。“參加比賽的6名同學是從40多名機器人愛好者中挑選出來的,接受能力、處理問題、協作問題的能力都特別強。”陳鵬介紹說,所有的動作程序都是同學們自己編寫的,所以比賽時對于機器人的掌控及可能出現的情況處理得很好。這6名學生從今年1月中旬開始,每天利用下午自習和晚自習的時間,用原來的舊機器人學習編程,每天集訓時間長達4個多小時,雖然很累,但大家都堅持下來。“組裝、架構、編程,走什么路線、先完哪個任務,整個過程都得同學們自己思考,處處體現著自己的思維。足球機器人的‘必殺技’就是趙唯松的想法,很有創(chuàng)意,且實戰(zhàn)性強。”陳鵬這樣評價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