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為主
優(yōu)秀者可參加全國大賽
“報名參加我們機器人大賽的,將以中學生為主。”市科協(xié)普及部負責機器人大賽組織事宜的的汪建飛表示,機器人比賽較為復雜,小學生不具備機器人的相關(guān)知識。
據(jù)汪建飛介紹,在具體參賽形式上,將由各學校組織,學校統(tǒng)一購買機器人,由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編寫程序,讓機器人完成特定動作。
據(jù)記者了解,目前該項賽事還處于籌備階段。“我們的賽事方案出來后,將下發(fā)到各個學校,由他們組織。”汪建飛說,大賽預(yù)計今年七八月間舉行。
“至于大賽是以何種形式選出優(yōu)勝者,是機器人踢一場足球賽,還是比賽爬樓梯,目前沒有定案。”他說,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該項比賽中的優(yōu)勝者,可以參加省里的機器人大賽;省里比賽脫穎而出的選手,可以參加全國的機器人大賽。
獲獎不容易
比賽中可能現(xiàn)場改程序
機器人,雖不是教育部指定的課程教育,但作為各個學校素質(zhì)教育的“成果”,也常常被拿出來“曬曬”。記者了解到,我市的翠崗中學,擁有一支機器人團隊,曾在全國的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上榮獲一等獎。
戴林是翠崗中學負責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老師。他告訴記者,早在2005年,該校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在2人機器人足球賽中,榮獲一等獎;4年之后,在全國機器人創(chuàng)意比賽中,該校模擬在太空中飛行和在月球上降落的機器人,又獲得了一等獎。
“獲得全國一等獎還是不容易的,參加全國大賽的,都是各個省比賽中的佼佼者。”他說,不僅參賽資格難,比賽的規(guī)則也設(shè)置了不小的難度。“機器人是廠商提供的,內(nèi)置了基本程序,但靠著基本程序參賽,根本別指望拿到獎項。”他說,要想拿獎,就要靠老師指導學生,編寫程序,完成各種復雜的動作。“有時在比賽過程中,現(xiàn)場還要改程序。”
搞好機器人
要“燒錢”更要好師資
“與蘇南等先進地區(qū)相比,我們的機器人教育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雖然已取得全國機器人大賽一等獎,但戴林仍指出,揚州要趕上蘇南的機器人水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他看來,機器人大賽,是一項“燒錢”的活兒,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一個機器人,好一點的要一萬多元,差一點的也要幾千元。這筆費用叫參賽學生出肯定不合適,學校承擔了全部費用。”他說,參加機器人大賽的學校,首先得財力允許,在這一方面蘇南的學校要比揚州寬裕得多。
除了資金投入外,在師資配備上,揚州與蘇南也有差距。據(jù)了解,中學生參加機器人大賽,受制于自身水平,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編寫程序。而蘇南學校的機器人老師,多數(shù)畢業(yè)于理工大學。而揚州學校的科技老師,有的還是任課老師兼任。
“我們這次舉辦機器人大賽的目的,是讓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讓機器人完成他們想要的動作。”市科協(xié)汪建飛說,以前家長普遍抱有一種觀念,認為機器人大賽無關(guān)學習,學生參與其中,反而耽誤了學習。
“近年來,這種觀念已逐漸得到糾正。”他說,越來越多家長認識到,機器人編程是中學書本上學不到的,學生若能參與其中,向老師學習編程知識,對他們進入大學是很有利的。“從某種程度上說,舉辦中學生機器人大賽,也是為大學儲備合格的計算機人才。” 通訊員 朱梅君 揚州網(wǎng)記者 朱軒卿
延伸閱讀
揚州曾辦
“低級別”機器人比賽
據(jù)市教育局教研室韓晨介紹,此次機器人大賽,為我市市一級首次舉辦。“以前揚州也曾舉辦過兩屆普及機器人比賽,不過那個比賽規(guī)格高級別低。”他說,機器人比賽分兩個級別,普及機器人和機器人大賽。“所謂‘普及機器人’就是只能執(zhí)行簡單命令的機器人,如直走、拐彎等。”他說,而這次即將舉辦的比賽用的機器人就復雜些,能做踢足球之類的復雜運動。
“普及機器人”
已入中小學課程
“2010年和2011年我們辦的普及機器人大賽,揚州大市分別有100支和200支參賽隊伍。”韓晨介紹,普及機器人已經(jīng)納入中小學信息技術(shù)課程。他說,相比之下,機器人大賽所用機器人則沒那么普及。“這涉及費用問題,不過機器人大賽獲獎?wù)咴诖髮W自主招生時將享受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