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天,2015年昆山電子電機暨設備博覽會在江蘇昆山開幕,557家兩岸電子電機廠商參展。陳德銘?zhàn)堄信d致地巡館參觀生產線搬運機器人、六軸機械手臂、有軌臺車升降機、滾筒線快速分揀等工業(yè)4.0智能設備。
“工廠80%、90%生產流程被機器取代的工廠,我已親見幾個,機器人晚上也能加工,沒有加班薪水、情緒化等問題。”他說,兩岸產業(yè)的智能制造、自動化是他會間最關心的話題。
20多年來,江蘇昆山已成大陸臺資最密集之地,受制于勞動力成本攀升、土地日益昂貴等不可逆因素,這里的“機器換人”浪潮也來得最早、最猛。
據中共昆山市委書記徐惠民介紹,昆山的臺資電子信息項目超過1000個,產業(yè)規(guī)模達4800億元,從元器件到整機有完整產業(yè)鏈,當下,整個產業(yè)都努力提檔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機器換人”浪潮推動的產業(yè)“跳級”效應,許多臺商深有感觸。
“以滾筒線快速分揀為例,過去每個工人最多分揀400件/小時,現(xiàn)在無人化生產線分揀量是過去的10倍。”臺灣廣運機電(蘇州)有限公司業(yè)務部項目總監(jiān)黃宏裕向陳德銘介紹機器人時表示,他們該生產線年銷售量兩年翻一番、達4億元人民幣,未來3年內大量需求“機器”趨勢不會改變。
陳德銘表示,數(shù)字化時代后,人體部分功能被機械代替趨向大勢已定,機器換下的“人腦”得向設計、創(chuàng)意、營銷、機器人維護檢測等服務行業(yè)轉化。眼下,兩岸產業(yè)該為趨勢下的“人腦”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