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何從實驗室走向產業(yè)段的科學技術來說,都有一個繞不過的商業(yè)化問題。目前商務機器人已經不能再局限于娛樂、唱歌跳舞,垂直細分領域應用成為未來決勝的關鍵。
“可樂是小船機器人公司研發(fā)的第一款基于智能交互、人臉識別和大數(shù)據(jù)分析支持,來幫助商家進行精準導購的高科技智能服務機器人。”小船機器人創(chuàng)始人廖江軍介紹說,通過搭載不同的模塊,可樂可以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
商業(yè)導購機器人是小船公司主推的業(yè)務之一,這一狀態(tài)下的可樂可以替代服務員完成商務引導、接待、導購以及品牌宣傳、營銷推廣等任務。

人臉識別與語義識別,應對復雜消費場景
營銷場景非??简灆C器人的交互水平,缺乏溫度的人工智能產品無法激起人們的使用興趣,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如何與用戶產生交互成為了衡量機器人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蓸吩诮换用娴膬?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面部識別和語義識別兩點上。
“當顧客走入一家品牌店,可樂機器人會主動迎賓,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獲取用戶信息,判斷用戶的體貌特征并向他推薦它認為適合其購買的產品,”小船機器人創(chuàng)始人廖江軍描述可樂的工作場景時表示,可樂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有賴于團隊自主研發(fā)的交互算法,這正是小船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除了面部識別外,可樂還有著出色的語音語義識別能力。”廖江軍表示,實際消費場景中出現(xiàn)的情況是非常復雜多元的,但語音識別,語義理解是一個基礎的技術,這正是垂直領域交互的關鍵所在。。
當顧客決定自行挑選時,可樂可以與用戶對話,詢問對方想要的顏色、品牌、尺碼等,并引領用戶走向指定貨架。另外,當顧客只是抱著“隨便逛逛”的心態(tài)走進來時,可樂還可以發(fā)揮媒介作用,顯示促銷廣告,推送打折商品,促成交易。最后,當顧客離店后,可樂還會記錄該名顧客的信息及偏好,以便下一次精準營銷的達成。
借助卷積神經網絡學習算法,讓溝通無礙進行
可樂在交互過程中已經可以達到非常流暢的效果,但語言的形式是復雜而多樣的,如何讓對話“有來有往,不冷場不跑題”也注定要被納入機人交互考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中。
前一段時間,美國CBS電視臺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60 Minutes》的人工智能特輯中,名嘴 Charlie Ross 采訪了一個叫作Sophia 的女性機器人。這名女性機器人在受訪過程中妙語連珠,說出了“我想變得比人和神仙還要聰明。”(“I want to become smarter than humans and immortal”)等等有趣的語錄。

主持人Ross像對待之前的每個采訪對象一樣對待機器人,換句話說,Ross真的把她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對此,Ross表示:“我確實想嘗試這樣或那樣的可能性。你并不能有‘為什么我要和一個機器人對話?’這樣的想法;相反,你要這么想——‘我和這個非常像人的機器人對話,是因為我就想看看它到底有多牛。’”
Ross的想法類似當今很多用戶在接觸商用機器人時的態(tài)度。在面對機器人時,人類的害羞期已經過去,相反,他們對與機器對話這件事抱有無限的興趣。
那么,當人類像面對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類那樣主動向機器發(fā)起對話請求時,機器如何做才能讓這種良好的對話環(huán)境保持下去,而不是讓人“一秒出戲”?
小船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主要在于卷積神經算法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此基礎上,豐富和完善了小船導購機器人的智能導購語聊系統(tǒng),提高了機器人交互當中的反應速度。并且能完成交互過程中的上下文語義關聯(lián)分析,實現(xiàn)多層級語音交互功能,可以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進行語義分析,模擬真實場景下的人機交互對話。

卷積神經網路由一個或多個卷積層和頂端的全連通層(對應經典的神經網路)組成,同時也包括關聯(lián)權重和池化層(pooling layer)。這一結構使得卷積神經網路能夠利用輸入數(shù)據(jù)的二維結構。與其他深度學習結構相比,卷積神經網路在圖像和語音識別方面能夠給出更好的結果。
當一名顧客詢問小船機器人某某牌的黑色大衣還有沒有貨了,可以得到準確答復,追問“那紅色的呢?”時,機器人會根據(jù)上文語境,判定此問題是對某某牌大衣的追問。
借助卷積神經算法,可樂與市面上的普通機器人相比無疑更符合人類交流的語言習慣。當用戶能夠以自己習慣的方式與機器人對話時,無疑能夠獲得最優(yōu)的使用體驗。
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機器人有望替代人工
雖然可樂已經顯示出了如此多的優(yōu)異之處,但機器人融入商業(yè)的過程也許還需要產業(yè)端對大眾漫長的教育期。如何讓零售店的老板們下定決心購買一臺機器人?廖江軍覺得還需要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畢竟在大多數(shù)普通人看來,為商鋪購置一臺智能服務機器人還是一件“太過于新潮和昂貴”的事。
那么,在同樣的售貨任務面前,可樂機器人與普通售貨員相比,優(yōu)勢有哪些呢?
沒有疲憊期,可24小時持續(xù)工作。這對于藥店、快餐店來說意義重大,可以說是解決了不少在半夜急需買藥、用餐的顧客的燃眉之急。
記憶力超群。售貨員可能在面對龐雜的倉庫時焦頭爛額,但機器人不會忘記哪個貨物在哪個位置;售貨員可能會忘記上個星期一個顧客的相貌和偏好,但機器人不會忘記任何一名新老顧客。
成本更低。智能機器人的售價在萬元左右,可無障礙工作五年,但雇傭一名月薪三千的售貨員一年也需三萬多元。
據(jù)了解,小船機器人公司已經擁有自己的工廠,年生產規(guī)模達到10000臺,并擁有政策、技術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是一家行業(yè)領先的智能機器人生產廠家??蓸窓C器人目前的售價在萬元左右,可自行充電,無故障工作時間大約在五年左右。據(jù)廖江軍介紹,目前可樂銷售額持續(xù),所售機器皆搭載小船機器人團隊自主研發(fā)的模塊。
小船創(chuàng)始人廖江軍被稱為輕量級商務智能服務機器人之父,曾任2010年上海世博會4G主干網絡負責人,曾參與設計西門子第一款電交換芯片研發(fā)和第一款光交換產品研發(fā),并順利進行技術攻關和后期驗證交付。具有極強的新產品開發(fā)能力和系統(tǒng)集成能力,在多個世界級企業(yè)中參與企業(yè)管理,產品項目交付經驗豐富。
作為新一代的風口,無人零售的入行門檻比共享單車稍高一些,涉足這一領域也許需要更大的實力和勇氣。礦山已在眼前,有人舍命淘金致富,有人在一旁賣牛仔褲和鎬頭照樣發(fā)家——小船機器人就是這么一家在礦山旁賣“牛仔褲”的公司。
“我認為無人零售店已經擴張得很快了,而智能機器人就是這些店鋪的剛需產品。我相信小船智能服務機器人會在這場浪潮之中淘到自己的一桶金。”廖江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