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機器人誕生:通過語言教機器人完成任務
除了富士康外,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企業(yè)和精密儀器制造業(yè)將機器人引入生產(chǎn)線。機器相對于人的優(yōu)勢是精確并且永不疲倦地重復同一動作:單純取和放,打磨后蓋,傳遞東西,甚至向只有1.5毫米大小的螺母中打進螺絲。誰能在38℃的廠房里站10個小時只為給iPhone內部上個螺絲?機器人可以不在乎站24小時,還不用開燈。
機器人向生產(chǎn)線的推進,更像是傳統(tǒng)血汗工廠的人性化改造。無論是瑞典abb、日本川崎還是德國kuka、中國新松,都需要通過復雜的編程才能實現(xiàn)一個簡單的動作。
現(xiàn)在,一股新的潮流正在興起。“柳樹車庫”是目前的機器人浪潮中十分重要的一家公司。“柳樹車庫”是硅谷一家最全面提供機器人應用開發(fā)包的公司,4年前從斯坦福大學的機器人實驗室分拆出來。他們自己也造機器人,他們造的機器人可以四處走動不碰上任何物體,可以從地上撿東西并裝滿一籮筐,可以自己找到電源插座給自己充電,甚至可以跳舞。
現(xiàn)在,他們的重點已經(jīng)從如何制造機器人轉向如何更好地使用機器人。在“柳樹車庫”工作的瑪雅·卡馬克正帶領團隊,研究一套友好的用戶交互系統(tǒng),像教孩子做事一樣,通過手把手和語音控制教會機器人完成任務。這套開源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ROS是機器人的大腦,它控制著各種傳感器和網(wǎng)絡服務器的無線通信,建立一個不斷檢測、更新周圍世界信息的機器人視覺模型。重要的是,這一套系統(tǒng)向第三方開發(fā)者開放。
今年夏天,美國經(jīng)濟學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去波士頓附近一家名為“再思考”的機器人技術公司參觀,他通過一個簡單友好的屏幕界面,和被植入在機器人機械肢體內部的記憶模塊給一個Baxter機器人編寫了程序,指導它把一個小型物體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Baxter 是第一個使用“柳樹車庫”公司的系統(tǒng)將機器人商用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