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您詳細闡述了機器人餐廳的定義,中國機器人網為您盤點國內的一些機器人餐廳,以及介紹未來機器人餐廳的發(fā)展前景。
機器人餐廳,即是以機器人為主題的餐廳。世界第一家機器人餐廳最早在2010年濟南出現,由山東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斥資5000萬元建成。香港首家以機器人為主題的餐廳于2012年7月開業(yè),在餐廳內 行走的機器人服務員不僅可以與顧客打招呼,而且可以為顧客點菜。中國哈爾濱的一家餐館因為使用機器人烹飪及遞餐,自2012年6月開業(yè)以來,在國內外已頗具名氣。機器人們可以連續(xù)工作五個小時,再充兩個小時的電后,還可以繼續(xù)工作。它們的臉上可以呈現十多種表情,而且還會說基本的迎客用語。
中國機器人網(baoxianwx.cn)為您盤點國內的一些機器人餐廳
1.世界第一家機器人餐廳
世界第一家機器人餐廳(The robot restaurant)最早在2010年濟南出現,由山東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斥資5000萬元的“大陸機器人自助餐廳”總面積2300平方米,是全球第一家以“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娛樂”為主題的科技概念體驗餐廳。開業(yè)期間,引來國內外媒體上百家,各大媒體報刊爭相采訪報道,國外主流媒體有美聯社、法新社、新加坡電視臺等。大陸機器人被美國廣播公司評為全球十大應用機器人之一。
機器人餐廳一經推出便引得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大陸機器人餐廳被美國廣播公司評為"全球最具實用性的十大機器人應用之一"
2012年4月22號,全球首家機器人餐廳再度升級亮相山東濟南,引起相關領導及媒體等各界個關注。但開業(yè)5個多月,因公司人員涉嫌傳銷而關門。
2.寧波慈溪機器人當跑堂

在寧波慈溪一餐廳,顧客點了菜,送餐的不是服務員,而是一臺笑呵呵的智能送餐機器人這出現在了慈溪一家餐廳里。走進這家餐廳,便看見兩個1米多 高的機器人正在餐廳里忙碌:她們端著顧客點的食物,在餐廳里滑行前進,到點餐的餐桌,會自動停下來,用普通話向顧客播報“您點的餐,請慢用”。這的一個機 器人造價6萬元,壽命在5年。折算下來,一個機器人一年的費用1.2萬多元。一次充電4個小時,機器人可以干活8個小時。
3.蘇州昆山機器人主題餐廳

蘇州昆山出現一家以機器人為主題的餐廳,當中的機器人可以為顧客點菜、做菜、上菜和表演節(jié)目。這家餐廳里一共有15位機器人,除了用于迎賓、點 餐和傳菜的機器人以外,廚房里還有好幾名機器人廚師。據餐廳負責人介紹,這些機器人的成本在4萬元/臺左右,相當于一位服務員的基本年薪。但它們不會請假 生病,也不會偷懶,充電2小時可工作5小時,每天的電費只有4塊左右。
4.哈爾濱昊海機器人主題餐廳

這家以橘黃色為主基調的機器人餐廳,可同時容納百余人就餐,在職機器人“員工”中,有煮水餃機器人、煮面機器人、炒菜機器人、地面送餐機器人、 空中傳菜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18個。它們長相各異,個兒頭在1.3米至1.6米之間,有胖有瘦,十分可愛。據經營者介紹,這些機器人每個“身價”都在 20至30萬元,它們都有10多種面部表情,會講簡單的語句。
據介紹,為防止機器人在服務時碰撞到客人,每個送餐機器人還裝有超聲波探測裝置進行避障,機器人自身帶有故障自檢和自動充電系統(tǒng),一旦“病了”便向監(jiān)控室發(fā)出報警,以便技術人員及時檢修。
這些機器人每次充電2小時后就可連續(xù)工作5小時。這里集機器人烹飪、送餐、表演各種服務功能于一身,并獨創(chuàng)了煮水餃機器人及空中傳菜機器人系統(tǒng)。
5.江西師范大學瑤湖校區(qū)第二食堂

江西師范大學瑤湖校區(qū)第二食堂請來了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大廚”——刀削面機器人。削面機器人現身高校食堂,白衣亮相樣貌英俊。據介紹,它平均一分鐘能削4-5碗面,一上崗就受到了同學們的圍觀。
6.內蒙古博物院餐廳

“您好!歡迎光臨!”進入內蒙古博物院大廳,剛走到右側的餐廳門口,一位身著藍衣、睜著兩只紅紅的大眼睛的機器人迎賓服務員便立即邁步向前,分別用漢語、蒙語和英語進行問候,胸前的屏幕同時顯示字幕。
進入餐廳,可以看見兩名身著白衣藍褲,銀色的腦袋下面系著金黃色的領結,編號為1號和2號的機器人服務員正在為顧客送餐。“您點的餐已送到,請取餐。”機器人服務員送餐到跟前。
據餐廳的負責人介紹,使用機器人充當餐廳服務員在內蒙古是首次,餐廳內3臺機器人服務員造價100多萬元,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試后正式上崗。
7.廣州印象機器人餐廳

這家“印象機器人餐廳”位于廣州大道北圣地銀座商城。機器人身高1.3米,體重20多斤。腦袋是一個U盤大小的攝像頭,鋁合金構造起軀干和四肢,腳板是6個輪子驅動的鐵板。
要上菜時,服務員就往它的左手托盤上放菜碟,在后臺的電腦控制軟件中輸入桌號即可。機器人就會從廚房通道口出發(fā),獨自慢悠悠地滑到餐桌前,抬起右臂,四個活動關節(jié)“嘎吱嘎吱”地響,用充當右手的夾子夾起菜碟,再輕輕放在餐桌上。
“請慢用”,機器人還發(fā)出溫柔的女聲。不知它的服務態(tài)度如何?于是把菜碟重新放在它的托盤上,機器人愣了一下,又抬手把菜碟送回餐桌上。記者再次把碟子放回托盤,沒想到,它有些“生氣”,轉身離開。
這時,機器人拐彎回到了廚房通道口,說“請換電池”,原來剛好需要充電了。服務員接上電源,它便安安靜靜地休息補充能量半個小時。
8.上海機器人炒菜餐廳

在上海南京西路一家餐廳內兩個四方形的炒菜機器,三分鐘就能炒一道宮保雞丁,味道與人工炒菜無異。據了解,每臺機器人尚未實現“全自動”,但是,相關專家已經對這種智能機器人研發(fā)了八大菜系共100多道菜式。
9.長沙一餐廳雇“奧特曼”機器人削面

湖南長沙坡子街一家餐廳內,一架裝扮成“奧特曼”的機器人正忙著削面。據餐廳廚師張師傅介紹,該機器人只需按下開關,它便可不停地削出長度、厚薄均勻的面片,且可準確地朝前面的湯鍋里飛去。
10.香港餐廳

2012年7月29日,香港首家以機器人為主題的餐廳,正式營業(yè)。 在餐廳內行走的機器人服務員不僅可以與顧客打招呼,而且可以為顧客點菜。
顧客只要向機械人揮揮手,它的內置感應器便會感應到并向客人走前,然后說:“歡迎光臨!”,客人可讀出餐牌內各款食物的編號點菜,機械人會復述一次,并會詢問客人:“點菜是否正確?”,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機械人便會說:“點菜完成,多謝。”
當用餐的顧客走到餐廳門前時,那穿著應時的機器人小姐,彬彬有禮還十分客氣地說“歡迎光臨”,并推開大門,請顧客進入餐廳,進入餐廳以后,機器人侍應小姐,隨即上前請顧客入座,并擺好經過消毒的碗筷、刀叉、酒具,之后又拿出菜單請顧客點菜,顧客點過之后,機器人侍應小姐,將顧客點的菜名送到后廚,后廚的炒菜機器人開始配菜、炒菜,白案機器,人開始配主食,送菜機器人,陸續(xù)給顧客送菜和主食;勾兌雞尾酒的機器人把勾兌好的雞尾酒或把顧客索要的世界名酒,送到顧客的桌上;顧客用過餐之后,請機器人侍應小姐結賬,賬結出之后,顧客拿出“一卡通”交給侍應小姐,瞬間機器人侍應小姐從收款處取回發(fā)票,連同“一卡通”一并交給顧客。為不使剩菜浪費,顧客要求打包時,機器人侍應小姐迅速而又麻利地將剩菜裝入精制的環(huán)保菜盒內,交給顧客,并客氣地說“請您慢走,歡迎下次再來”。當顧客離開餐廳以后,清洗餐具機器人,就會將餐桌上的各種餐具、酒具一一裝筐,并把筐子裝在小推車上,緩步推向餐具、酒具清洗消毒工作間,到這個工作間后,清洗餐具機器人將整筐的餐具、酒具送入清洗消毒機內,該機器的工作程序是清洗-消毒-烘干,之后,包裝機器人將烘干后的餐、酒具分別用塑料薄膜封好,并送餐、酒具庫內,以備顧客到時,拿出使用。
凡到這里用餐的顧客,猶如進入了一個機器人世界,并無需辦理簽證,就可品味到世界各國的美味佳肴和世界名酒,真是一種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
市場前景
談到機器人,公眾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類似變形金剛那樣的人形機器,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機器人都不是人形的。凡是工作流程可以被概括為“感知-決策-執(zhí)行”三個步驟的機器設備,都可以被歸為機器人的范疇。工業(yè)機器人在制造業(yè)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其標準化、模塊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功能也越發(fā)強大,正朝著成套技術和裝備的方向發(fā)展。很多專家預測,中國在2014年前后會進入劉易斯拐點,其中的顯著影響是,人口紅利的消失會使自動化水平大幅提高,機械的需求會在今后幾年大規(guī)模增長,當然,其中也包括機器人在內。
激烈競爭的餐飲市場中,如何讓自己的餐廳立于不敗之地?如何樹立餐飲品牌,走出一條成功之路?在新的市場經濟下,中國成功加入WTO的時刻,一個成功餐飲企業(yè)其核心關鍵是什么?這些都是餐飲經營管理者們苦苦思索的問題。機器人和餐廳的有機結合為餐廳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創(chuàng)新點,機器人餐廳將越來越受人喜歡,可見,機器人餐廳未來市場前景很好!
您可能對以下新聞感興趣: